#火星人看地球#
教养的迷思 -「火星人看地球」
极力推荐 图书 > 人文社科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中文名: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作者: Judith R.Harris
译者: 洪兰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商周出版
书号: 957-667-598-7
发行时间: 2000年06月
地区: 台湾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这问题一般人都会不加思索的说, 会呀, 真的是如此吗? 而很多精神分析或教育理念也都说一个人出了问题, 一定是父母的教养出了问题. 是真的吗? 这些说法有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 还是只是假说臆测, 或是个案观察后研究者自己的推论?
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 作者以科学的研究态度, 将一个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拆开来看它的基本假设成不成立, 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不因为别人都相信便不去检验这个假设成不成立.
作者主要观点是认为人格形成过程中,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 但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并从遗传学, 社会人类学, 心理学, 语言学的观点, 举了非常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个新的说法. 作者三十多年前被哈佛心理系博士班退学, 但之后却成为畅销心理教科书的作者, 而 1995 年当她的文章” 教养的迷思” 发表在心理学最权威的Psychological review 期刊时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过去近百年来, 没有人挑战过教养的假设, 而且文章出自一篇没有掛任何研究所, 大学教授头衔的女性作者. 但是 1997 年美国心理协会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因为这篇论文颁给她杰出论文奖.
这是本非常精采的书, 博徵旁引, 作者举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但是从来没有想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 也让我们看到, 同一个现象, 理论不同时会有这么不同的解释. 如译者( 洪兰教授, 阳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室教授) 也同意社会科学的人在解释人的行为时, 很少去考虑基因的角色. 因该先把基因遗传的因素分离出来再去看环境教养的影响才有意义. 而且过去大多数教养假设的研究没有分辨直接和间接的遗传效应, ( 直接遗传效应指身高, 体重, 外貌, 先天气质…;
而间接的遗传效应: 如外貌美丽的孩子较容易得到父母的宠爱, 朋友的羡慕…; 而胆怯的孩子较容易引起母亲的保护, 手足的调侃, 同儕的捉弄…. 等不同的效应). 直接与间接两种基因遗传因素会同时并加重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 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社会研究架构的问题, 当研究的结果分析出现正向相关时, 研究者很容易以既有的理念架构过度推论其因果关係. 而且当研究结果与一般社会大眾期待相同者较容易受到重视, 也容易出版;
但更多指出父母教养态度与小孩的人格形成无明显相关时, 这种与既定观念不同的研究结果就容易被忽略(即使其研究样本更大, 研究方法更精确).
在我们生活週遭很常见的: 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姊妹, 并没有比在不同家庭长大的人更相似. 而在移民的家庭中可以看到父母往往仍是说著原来自己本国的语言, 而他们小孩如果在12岁以前就跟著移民, 可以发现他们的语言, 思考方式已同化成移民国家的小孩一样, 和他们的父母不同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心理学家让他的小孩和同龄的黑猩猩的小孩一起抚养长大, 虽然同时以人类的方式教养他们, 结果发现是她的小孩越来越像黑猩猩的行为, 而提早将黑猩猩送回动物园( 因为与人类同龄的黑猩猩在智力发展速度上较人类的小孩快, 所以有带领作用)。
作者指出儿童的社会化并不是模仿大人, 因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子一般都不可以做; 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 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孩. 在孩子的社会化分类中基本上大人与孩子是属於不同分类的, 孩子会依照社会团体中他们认为像他们的人( 同儕 )来修正他们的行为. 作者认为小学期间是孩子开始社会化, 人格发生永久改变的关键期, 他们在同儕团体中的地位, 是否被嘲笑, 团体的文化对他们有深远的影响.
一百年前并没有教养的假设, 以前的父母并没有像现在的父母在教养假设下小心翼翼地呵护教养小孩, 而多半是由大孩子带著小孩子自然成长, 能说以前的人人格就较不健全吗? 而给小孩子安排一个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同儕环境, 也不能确保她的同儕团体影响确保就是好的, 她的外貌, 天生性格等种种其他无法预测的因素都会影响他在同儕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 就像作者说虽然她已经很努力了, 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两个小孩这么不同; 所以生命自有其历程, 轻轻鬆鬆愉快地养育小孩就好了.
在波士顿阅读这本书更加有感触, 可以看到唐人街中年以上的中国移民说话腔调, 及生活方式仍是一贯的中国人文化. 但出了唐人街, 却可以看到一口流利英文, 举止行为和美国青少年无异的第二代移民. 父母教养决定孩子的性格是否真是一种迷思?
内容截图:目录:
第 一章 教养并不等于表现
第 二章 证据的本质
第 三章 先天、后天·及两者皆非
第 四章 分离的世界
第 五章 其他地方、其他时间
第 六章 人性
第 七章 我们和他们
第 八章 与孩子在一起
第 九章 文化的传承
第十 章 性别的规则
第十一章 孩子的学校
第十二章 长大成人
第十三章 机构障碍的家庭及问题儿童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些什么
第十五章 审判教养的假设
第十六章 人格与出生别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
2010-04-11 教養的迷思的评论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57532/1、作者是在挑战育儿的常识,而实际上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诞生的历史也不久,这些“常识”一开始就是反抗传统的。只是由于整个社会对专家或专业人士的迷信,才让其成为众人普遍接受的常识。父母以及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环境,并不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充其量父母的教养能够影响的是在家庭这个小情景中,孩子的所作所为,决定他们一生的因素发生在他们的玩伴,同学的身上。
2、作者更大的雄心是在建构人格发展形成的理论体系,她层层剥茧式的探讨,让我觉得之前对一些理论的认同太过草率。社会科学的困难在于很难用实验的方式对理论进行验证,因为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研究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社会,无法如自然科学那般可以对参数任意调整,对环境进行简化假定。也正因为如此,要对一些貌似科学的社会研究报告小心对待,看起来正相关的两个事件,很可能是以下因素的结果:概率、刻意的分析方式、先入为主的思想。
3、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实在太过深远,以至于在很多领域被滥用了,过犹不及,产生了很多谬误,包括对我自身的认识。至少,它并不是一个普适的真理,可以找到很多无法适用的案例,同时,对它的运用方式无规则可循,运用的过程又可能加入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4、从很多已有的研究结果和资料中,发展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这个家庭主妇的思辨能力让人佩服。
5、无法判断书中理论的科学精度和准确度究竟几何,但它的确解释了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或者解释的更让人信服。
6、解释,解释能力,作者评判一种理论时所用的字眼,提醒我,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玩意儿,至少在今天,仍然是建构在一系列假设上的解释科学,其研究方式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对比,其成果也不需要以确信1+1=2式的态度去接受。
7、人生,以及由无数个世世代代的人生组成的社会,实在是复杂和麻烦,麻烦让我们总是希望找到一种理论去解释进而解脱,但复杂又让这成为不可能。最后还是得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8、看完这本书,能否对抚养孩子有实际的意义?
人生是一场冒险,要为一个孩子担起指导人生的责任更是风险巨大。所有的育儿理论,甚至是成人生活手册,其实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无法作为绝对遵循的金科玉律。至于运用本书的理论,为人父母者最可能需要做的,是让自己身处一个好的团体,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团体。
www.facebook.com/AroundtheWorldin120days -「120天單人環球影像行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