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即将来临,以前很多人会去书店放松或者充电。而如今实体书 店却陷入了经营困境:每本书赚不到一块钱,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年利润或许还不及一名银行中层年薪。受网上购书和电子阅读的冲击,房租、人力成本的上涨,实 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实体书店远未走到末路,一方面要借助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转型也迫在眉睫,特别是处理好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关系不失为一个妙 招。
《转》http://finance.qq.com/zt2012/shudian/index.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背景
2011年,网上书城已占据了图书销售35%的市场份额,到2012年初,这个数字更是提高到50%以上;而实体书店的营收以每年40%甚至更快的速度下滑。
北京等一线城市中,实体书店已经由单一进行图书销售,逐渐建立起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
实体书店生存危机:4年上万家倒闭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电脑、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人们在改变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购书的方式。物流行业的崛起,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的开通,加速了网上书城的发展。
网上书城的杀手锏是超低的折扣,通常在实体书店最低只能打到八点五折的书,在网上书城却能打到七折以下,甚至以三、四折的价格购买。另外,便捷的检索和智能推荐等更人性化的服务也是实体书店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网上书店市场份额超过5成
2007年至2008年,网上书城开始大举进军出版领域,一举拿下整个出版行业5%的市场份额。之后两年间,国营书店、民营书店、网上书城三分天下,实体书店的经营份额仍占主体地位,但网上书城以梯级增长的速度对市场蚕食鲸吞。
2010年,图书网购在网购市场的排名已升至第三位,用户比例达网购比例31.4%。2011年,网上书城已占据了图书销售35%的市场份额,到2012年初,这个数字更是提高到50%以上。
与之相对的是,实体书店的营收以每年40%甚至更快的速度下滑,四年间,全国民营书店倒闭了上万家。图书销售市场呈现出网上书城一家独大的局面,民营书店仅存一息。
实体书店每本书利润不到一块钱
网上书城围剿实体书店最大的杀手锏是超低的折扣,书籍在实体书店通常最低只 能打到八点五折,在网上书城却能打到七折以下,甚至三、四折的价格购买。为什么实体书店没有这样的价格优势?实体书店的运营包含场地租金,水电,人工等很 多额外成本,为了吸引客人还需要选择好地商业地段,这是很大一笔开销。出版社对实体书店的折扣在6-7折之间,很难再有打折空间。
网上书城销售区域广泛,实体书店销售受地域限制仅限于“片区”,因此在销售渠道上网上书城占有很大优势,逐渐成为出版社发行图书的最大渠道,网上书城也因此具备了与出版社讨价还价的资格。出版社愿意以5折以下的折扣将图书销售给网上书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价格更低。
对比5年前,一家租赁型企业的成本几乎翻番,实体书店成本越来越高,销量却 越来越低,在价格上完全丧失了与网上书城的竞争力。比销量更惨淡的是利润率,以上海三联韬奋书店为例,2011年全年销售1700万,利润只有36万,总 经理哀叹每本书赚不到一块钱。小型民营书店的利润更加微薄,有时甚至要靠节约水电等来降低成本,维持收支平衡。
实体书店求生之道:不能指望卖咖啡
实体书店走向衰落是趋势,并没有发展到彻底沦陷的地步。有阅读需求,书籍市场就会存在需求,纸质书和电子书并不需要“你死我活”,网上书城和实体书店可以并存,不过实体书店转型却是必须的。
政府扶持很重要
实体书店中,比民营书店日子稍微好过些的是国营书店“新华系”。
国营书店有自己的物业,不必担负昂贵的租金。由于规模较大,书籍种类齐全,占据了一定的 优势。再加上教材、教辅类书籍是新华书店垄断的种类,电商拿不到,更添了一份竞争力。实际上,民营书店倒闭不全赖电商,国营书店的垄断挤压也是原因之一, 但国营书店毕竟是实体书店能够坚守的一块阵地。国营书店的“次危机”再次见证了政府的力量。
新闻出版总署采取了四项措施扶助实体书店,包括“书店必须建设在最繁华的地方,任何地方 不能挤占书店建设的城市规划”、“延伸基层网点”、“扩大销售点”、“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2011年底开始,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加入到拯救实体书店的行 列中:杭州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书店;上海市每年投入500万元扶持实体书店……
对于民营书店而言,虽然不能指望获得以上优厚的待遇,但如果从银行贷款、减免营业税、加大退税补贴等方面稍加优惠,实体书店的日子就会有很大改观。
副业经营:不只是多卖几杯咖啡
要活下去,更多得靠自己。困境面前,实体书店开始寻找多种经营模式。
规模较大、地段较好的书店,尤其是自有物业的书店,开始租赁部分铺面给其他商户,或者经 营文具、艺术品等商品,看似不太“纯正”,却是维持书店收支平衡的一种方式。合适的副业是书店吸引顾客的有效途径,但并不只是在书店里开个咖啡吧,多卖杯 咖啡的事,有特色书店本身才是能吸引副业消费的母体。
北京等一线城市中,实体书店已经由单一进行图书销售,逐渐建立起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 经营模式。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书店同时也可以转化成能提供文化沙龙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这样的实体书店已成为提升高端物业水准的标配之一,一些房地产商愿 意以较低的房租将实体书店引入地产项目。
规模较小的书店,船小好掉头,针对目标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形式,例如专营法律、艺术等不同种类的专业书籍,创造在特定人群中“小而精”的口碑,亦可抓牢“死忠”粉丝的消费习惯。
一些实体书店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书店,但销售渠道、物流等的成熟完善不是一日之功。实体书店触网,看上去很美,效果却不见得理想。
当然会有人质疑实体书店需不需要活,值不值得救。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的文化产业,终会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成熟和完善成长起来,而在文化新型产业摸索未知方向的阶段,保留旧行当,不使文化以及产业出现断层,显然是有意义的。
结语
实体书店转型不是多卖杯咖啡的事,要存活下来必须扣准商业时代的脉搏,了解需求,针对目标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形式,甚至还需要与其他产业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