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9

习近平 APEC 峰会 会见萧万长。。。

习近平会见萧万长:两岸政治分歧终归要解决

习近平 APEC 峰会中国新闻网 [微博] 张朔 2013-10-06

中新网巴厘岛10月6日电 (记者 张朔)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6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了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
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强调,要珍惜历史机遇,保持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良好势头。两岸民众都希望两岸关系取得更大进展。双方应该
"顺应民心、抓住机遇,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取得新成果。

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对两岸关系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双方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可以见面交换意见。

在谈到两岸经济合作时,习近平强调,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双方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挑战。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并更加重视促进产业合作。

萧万长表示,过去 5 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诸多成果,最重要的是确立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这也是两岸持续交流互动的核心。面对全球经济新挑战,两岸应扩大深化经贸制度化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持续发展。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会见。

国台办主任欢迎台方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来访

中新网巴厘岛10月6日电 (记者 张朔)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
6日在印尼巴厘岛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之后,与台湾方面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郁琦进行了简短寒暄。张表示两岸有关部门应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王郁琦提出希望与张志军实现互访,张志军表示赞同,欢迎王郁琦在适当时候到大陆参访。

此前报道:

今年第二十一届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下周一在印尼登场,台湾前副领导人萧万长担任马英九特使,率领台湾代表团在五号下午抵达巴厘岛国际机场,将在周日上午与习近平会面,记者独家捕捉到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提前在会见场合现身展开布局。

台湾前副领导人萧万长偕同妻子朱俶贤以及官方代表团历经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抵达印尼巴厘岛国际机场,这也是担任马英九特使的萧万长相隔二十年再度代表台湾领导人出席
APEC 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同一天到达印尼,媒体原先关注习萧两人可能在机场巧遇,由于班机先后降落,习萧先见的场景并没有发生。

印尼当地侨胞在台湾代表团下榻饭店夹道迎接萧万长一行人的到来,而此次以代表团顾问身份,随行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夹在顾问团的人群中低调抵达居住场所。

台湾首次让陆委会参与 APEC
会议期间,两岸事务协调工作也被认为是两岸关系进展大突破,凤凰卫视台北站记者独家拍摄到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提前抵达习近平下榻饭店预做准备,陆委会官员也与国台办人员展开习萧会前安排和议程内容的最后确认动作,双方拍板定案,习萧会将在周日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在大陆官方代表团下榻饭店登场会晤时间为半个钟头。

相关专题: 习近平出席 APEC 巴厘岛峰会

转载者:

"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习总书记指的 "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 岂不就是两岸的基本"国体"南辕北掣的"大问题"呢?
这得远远扯到"国民党"和"共产党"当初建国的坚持的"大原则"了,"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邓小平的《邓小平理论》里提到第一是:"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其次是 "一国两制" 的构想,基本涵义是:在 "一个中国"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 和
"生活方式" 长期不变。

在此就遇到了 "国家的主体" 坚持的 "政治分歧" 问题了。


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英国首相希思说,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看来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毛泽东指指陪同会见的邓小平,说:这个问题交给年轻人去解决吧。

1979年12月10日,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

1981年3月29日的国民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了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的方案,与中国共产党的和平统一方针相对比。蒋经国强调:"中国的惟一道路是"全中国实行三民主义",全体党员要奉献智慧、经验,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实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神圣使命。"

1982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1982年8月17日,国民党中常委的宋美龄亲自给廖承志写了一封回信,阐述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态度,她信中说,"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国赓续之职责,故其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浩然正气使之然也。"
1982年10月,邓小平会见一位海外朋友时说,"我们不用我们的"制度和思想"统一台湾,台湾也不可拿它的制度和思想来统一大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谈上合作,相互容纳,台湾保持台湾的制度,大陆保持大陆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发生你吃我,我吃你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用我们的制度和思想统一台湾不现实,不可能,那就只有用武力,我们现在不采取这个方法,目的是让我们民族统一起来,着眼于民族利益。同样,企图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也是不可取的。"

1983年6月23日,邓小平隔海传话,其内容就是"邓六条"。邓小平在这次讲话中增加了"一国两制"统一以后台湾可以实行独立的司法制度。

1987年,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并于7月14日宣布废除在台湾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

1990年9月11日,大陆红十字总会秘书长韩长林等
4人乘悬挂白底红十字旗的铁壳船抵达金门,在下榻的"仁爱新庄",韩长林等与台湾红十字组织秘书长陈长文等就两岸红十字组织参与见证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12日签署了明确的规定协议。
1990年11月21日,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1991年12月16日,国务院台办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单位。

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所谓"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政策文件,该文件有关一个中国涵义的叙述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管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
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海协会"负责人随即对"国统会"的决议文作出回应指出"它表明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对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理解"。该负责人也重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涵义"。
1992年11月,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

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的"汪辜会谈",并签订了四项协议。

第四,邓小平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指明了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过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两岸同胞间的理解和感情得到了加强。

依据:民國35年(1946)12月25日經制憲國民大會代表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國家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而在1982年12月4日,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其中习近平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却又说:"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不就是:
【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和
【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國家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的制度】

所以中国同胞是要那种【制度】?是要继续吵下去?还是要【确保两岸和平发展】?

附上马英九的冷笑话说:
某次金门县政府官员接到对岸领导电话,抱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字掉了也不维修,官员反问"干你们什么事?"
对岸领导说:"观光客来我们这边,看到你们那边字不齐全,会跟我们抱怨啊!"


其它参考文章: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4-09/21/content_5663681.htm
http://hi.baidu.com/lxs1437/item/2eafaf6977bcba147cdeccf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SJ200004001.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SZL20040400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6/13/content_3077157.htm
http://news.sina.com.cn/o/2004-08-26/09503500554s.shtm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XEZea04G0jmytp1v5AxD9Gbgg0oz242_7od8ZnPTFgLr8aI6SOf701bosYxyn2vJLuxvOiYTTTlkTCsgS0pzq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4%BA%8C%E5%85%B1%E8%AD%98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