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商务租车发展碰壁:Uber首当其冲
2014/12/06
【旅行】我为什么不再热爱旅行
第一次旅行是去重庆,十七岁。坐车到漯河,再转去郑州,最后才坐上通往重庆的慢车。两三个昼夜,在绿皮车的硬座车厢里,听车轮倾轧着铁轨,进入隧道时,那冲突来得格外激烈。
深夜不睡,呆望车窗外漫长的黑暗,时有亮光一闪而过,像是洪荒之外令人惊异的些微文明,而需要停驻的站台永远灯火通明,有人上下,他们,以及那些没有表情的列车员,看上去和我一样寂寞,但寂寞和寂寞是不同的,我的寂寞,因了青春的勾兑,似有酒意。
抵达重庆是在夜晚,整座城市像是突然变出来一般,缓缓移动到我眼前,灯火璀璨,如同精心陈设的珠宝,又如海面上的华丽浪波,触手可及,还是不像真的。
在 朝天门吃麻得喘不过气的火锅;在靠近码头的旅馆里,听凌晨的汽笛声此起彼伏,清新欢悦如孩童比赛;跟着杂沓的脚步上船,像是演一场民国戏;在轮船上吃米花 糖,吃麻辣牛肉,遥望神女峰,听船上人遥指丰都鬼城,谈论今夜是不是要在万县抛锚暂歇……在我的记忆里,这都是可以并列的细节,后来的很多年,想起它们, 就能复原第一次旅行时的完整气氛。
那些年旅行机会不多,后来我搜集各种地图,闲来无事,便拿铅笔,在地图上细细描出出行线路,想象自己,正跋山涉水地,走在那由一个个地名连缀着的远方。那时,我们人手一本《文化苦旅》。
二 十五岁,攒了点钱,开始一个人四处漫游,第一次是去西安和陕北,在陕西与内蒙接壤处,一个名叫红碱淖的地方收回脚步,转到山西太原,飞回来;第二次走得更 远,去了乌鲁木齐和喀什还有阿勒泰,至今都记得阿勒泰的星光,繁密得能刺激到密集物恐惧症患者,而喀什的大巴扎上,满街的维族人,只有我一身行者打扮,闲 庭漫步般飘过。我还坐了一次公交车,同样是维族人里的唯一汉人,旁边披挂了一身金饰的维族女人,眼睫深深地看着我,目光里既有探究,又有了解。
那时我每年都要出门一两趟,以至于我们单位里的人要是老看见我,都会问,今年怎么没见你出去?
三十一岁,有了小孩,行走的愿望像是被封进一个瓶子里,逸不出,发酵得更加厉害,我常想着,等我能够出门的时候,我就干一票大的,比如,去延边,去中朝边境溜达一下。
我 喜欢朝鲜族,他们的舞蹈有静气,我听过的几首朝鲜族民歌,皆是高亢的悲音,如空山不见人,那山,是白雪覆盖的长白山,只听歌声在山谷里。而我在旅行书上看 到的内容更让我兴奋,说延边市附近的珲春,临近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交界处,到那儿,会不大清楚自己在哪个国家,满大街的金发碧眼,就算是朝鲜族人跟汉 人,气质上也很不同。
够了,远方,民族歌舞,异域风情,足以让我的想象泛滥,何况那里还有著名的朝鲜冷面和图门烧烤,我似乎都能看见自己背着大包,走在街上,乐不思蜀——自从还珠格格把这个词解释为"快乐得像老鼠",我就觉得它可以形容我大多数情况下的快乐感觉。
2012年,我在百忙之中排出四天三夜,开始我的边境之旅——家有黏人孩童的人,会知道这有多么不容易。本市没有直达延边的航班,为了节约时间,我飞抵沈阳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火车站,有趟到延边的火车,夕发朝至。
啊, 那个早晨,我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延边市,可是,这城市除了所有的招牌都要用汉朝两种文字书写之外,和我的家乡小城阜阳有什么区别?楼房,街道,护城河,甚 至路边"共建和谐社会"的标语。我劝自己稍安勿躁,这里毕竟是地级市,不是真正的边境。我走到马路对面,坐上了开往图门的班车。
我没法向你形容图门是什么样的,我完全忘了它是什么样的,只记得我走进小城转了一圈,便折回汽车站,朝珲春而去。我想,无论如何,珲春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毕竟,有那么多金发碧眼呢。
可 是,在那条尘土飞扬的街道上,哪有什么俄罗斯人啊?街上的小吃也不过是烤鱿鱼之类,我问烤鱿鱼的,珲春哪儿老外比较多,他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哪儿老 外都挺多的。他的眼神和不太靠谱的回答,马上让我检点了我自己一下,虽然我风尘仆仆,着装朴素,但这问题问的,是不是很像个专做跨国贸易的失足妇女?我闭 了嘴,安分守己地等鱿鱼烤好。
中间我也看到过一个胖大的俄罗斯老太太,还有一个裹着羽绒袄的俄罗斯女青年,但那又怎么样?我在本市的步行街上,也能看到这么多外国人。
我要看的是川流不息,是中西融汇,要看边境上人来人往,最好,还有点"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式的危险表情。眼前这些,太平静也太平庸,满街乡镇集市上常见的化纤衣服,可以说,除了那碗配发剪子让你一边剪一边吃的甜甜的凉面,珲春这地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回到延吉,已近黄昏,此地冬天商铺关得早,没什么好逛的,唯一可以去的,就是一个烧烤城。我于是打车去了那里,要了些烤香菇烤羊肉串之类,再来一瓶啤酒,隔着花格木窗,看周围热气蒸腾,本地人邀亲携友,我将自己喝到微醺,这,算是这趟旅行里最大的亮点了。
回 来之后,我发誓不再轻易出门旅游。劳民伤财地跑那么远,看到的,却是和身边差不多的街景,全中国的省会城市一个模样,全中国的地级市又一个模样,好友去西 藏,发回的,是她在西藏某个城市的万达影城留影的照片,我简直无话可说。我相信,随着万达的发展壮大,它将成为每个城市的标配,王思聪的"少奶奶团",将 遍布中国最为偏远的角落。
城市固然是这样,那些名胜古迹呢?大多都是一个树木葱茏的公园,石碑与陈列馆;至于古镇,更是如出一辙,小院,水流,石板路,我现在都搞不清,我去过的古镇是同里、甪直还是南浔,还是这些镇子,我都去过?
也就剩下那些自然风光了,但也不过是些山山水水,确实有不少如人间仙境,但本省的太平湖,亦山明水秀,仙雾缭绕,相对于舟船劳顿地跑到云南大理,性价比不知道高多少。
写到这里,也许我可以谴责一下那些没有想象力的规划师的尸位素餐,一般说来,这样的文章,不就应该这样义正词严地结尾吗?但是,不久前,一趟贵州之行,让我从怀疑全中国的规划师,变成怀疑我自己。
我去的是黔东南,在这里,我遭遇了我经验之外的事物。我曾以为所有的民族服装,都只有拍电视时才会换上,但当我坐在汽车上,却看穿着靛蓝衣装背着背篓,头发梳得高高的还插朵红花妇女走在山路上,隐隐有种古意,村里的老妪也做如此打扮,似有不知魏晋之风。
我以前去的旅游景点,也有各种表演,但表演者大多面无表情,你看得出,他们已经如此这般地敷衍过很多遍,而在岜沙这地方,表演者施施然从田间地头赶过来,表演得那么开怀,游客还没笑,他们已经稀里哗啦地笑成一团。
更 加难忘的,还有"小黄"村,吃过当地特有的"鱼生"和糯米饭等,天已擦黑,步行去钟楼看表演,路上见当地人在家门口晒稻、臼米和烤辣椒,灰色的烟雾飘散在 风里,那景致,美得很日常。到了钟楼前的小广场上,姑娘和小伙子唱侗族大歌,歌声有如泉水奔涌,又如她们戴着的银饰互相敲叩,环佩叮当,更有趣的,是那几 个穿了民族服装的幼童,皱着眉头,严肃地站在歌者面前,扯着他们的衣服,我猜,唱歌的,估计是他们的爸爸妈妈。
我也鼓了掌,也拍了照,汽车顺着山路驰回城市时,我对自己说,这是一趟很不错的旅行。但就在这么说时,我突然发现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这种总结太冷静,即便是黔东南这样的地方,它的好处,都需要我自我提醒吗?
黔东南的首府是凯里,这名字许多年前我曾听过,一个很有些浪漫情怀的同事跟我说起过一篇文章,《那个地方叫凯里》,具体情节我记不清了,总之是山重水复深处的一个地方,那时,我就想着有一天要去,但我那时的"去",和现在的"来",并不是一个概念。
在 过去,看着地图,心中就自有千山万水浮现,纵然没有好风景,单是"远方"这两个字,都能让我怦然神往。陶渊明说"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 掖到幽州",他说他是去找知己,但没有找到知己,但找没找到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寻找"本身,就像个行为艺术,展示着一种不死的热望,一如,当年的我,明 知道没有所谓远方,依旧要向远方进发的心。
人们常说人生有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 三是"看山还是山",无疑,最后一种是最高的了,中年人亦大多以此顾盼自雄,我也曾自得于自己的务实,冷静,一眼看明白性价比,可是,单是有这样的清晰, 生命未免缺了点层次。道路漫长,生命还在向前伸展,中年人的务实不是尽头,山外还应有山,还应有"不是山",在中年的山丘之后,应该还有什么在等待着,翻 过去,也许就能看见。
我如今的远方,就在那山丘之后,我想到那里去,我知道,应该还有好一段路要走。
(图注:内文配图为《转山》剧照,影评讲述了一个24岁的台湾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独自骑行的艰险旅程。每个人都可从该片中找到出发和改变的理由。)
……………………………………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责编:代金凤)
【历史渊源】君如周處否?
初,周魴之子處,膂力絕人,不修細行,鄉里患之。 處嘗問父老曰:「今時和歲豐而人不樂,何邪?」 父老歎曰:「三害不除,何樂之有!」 處曰:「何謂也?」 父老曰:「南山白額虎,長橋蛟,並子為三矣。」 處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 乃入山求虎,射殺之,因投水,搏殺蛟。遂從機、雲受學,篤志讀書,砥節礪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資治通鑒》‧卷第八十 |
※ 長版 ※
周處原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縣)人。年青的時候,長得個子高,力氣比一般小夥子大。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遊蕩,不肯讀書﹔而且脾氣強悍,動不動就拔拳打人,甚至動刀使槍 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義興鄰近的南山有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當地的獵戶也制服不了它。
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大蛟(一種鱷魚),出沒無常。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聯系起來,稱為義興「三害」。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頭痛的還是周處。
有一次,周處在外面走,看見人們都悶悶不樂。他找了一個老年人問:「今年年成挺不錯,為什麼大夥那樣愁眉苦臉呢?」
老人沒好氣地回答:「三害還沒有除掉,怎樣高興得起來!」
周處第一次聽到「三害」這個名稱,就問:「你指的是什麼三害。」
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吃了一驚。他想,原來鄉間百姓都把他當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沈吟了一會,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一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背著利劍,進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處,只聽見一陣虎嘯,從遠處竄出了一隻白額猛虎。周處閃在一邊,躲在大樹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額,結果了它的性命。
周處下山告訴村裏的人,有幾個獵戶上山把死虎扛下山來。大家都挺高興地向周處祝賀,周處說:「別忙,還有長橋的蛟呢。」
又過了一天,周處換了緊身衣,帶了弓箭刀劍跳進水裏去找蛟去了。那條蛟隱藏在水深處,發現有人下水,想跳上來咬。周處早就准備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游逃竄。
周處一見蛟沒有死,緊緊在後面釘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遊﹔蛟往下沈,他就往水底鑽。這樣一會兒沈,一會兒浮,一直追蹤到幾十裏以外。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子周處和蛟一定兩敗俱傷,都死在河底裏了。本來,大家以為周處能殺死猛虎、大蛟,已經不錯了﹔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頭巷尾,一提起這件事,都是喜氣洋洋,互相慶賀。
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周處竟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大為驚奇。原來大蛟受傷以後,被周處一路追擊,最後流血過多,動彈不得,終於被周處殺死。
周處回到家裏,知道他離家三天後,人們以為他死去,都挺高興。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麼程度了。
他痛下決心,離開家鄉到吳郡找老師學習。那時候吳郡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陸機出門去了,只有陸雲在家。
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現在想幹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他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贊。過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徵召他出來做官。到了東吳被晉朝滅掉以後,他就成為晉朝的大臣。
※ 精簡版 ※
西晉時期,義興有一個名叫周處的人。他自小沒有人管教,遊手好閒,不肯讀書,但他長得高、氣力大,經常恃強凌弱。當地居民對他既討厭、又害怕。而義興附近的南山住著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傷害百姓家畜;當地的長橋下又有一條大蛟龍,出沒無常。南山猛虎、長橋惡蛟、惡霸周處三者為義興帶來了極大的災害,當地人合稱「三害」,其中更以周處為甚。有一天,周處在街上遊蕩時遇到看到百姓都悶悶不樂。他好奇下便向一位老人問:「今年的收成不錯,為何大家都愁眉苦臉呢?」老人無奈地告訴他:「義興三害未除,大家也樂不起來。」周處第一次聽到「三害」這個名稱,便問:「甚麼是三害呢?」老人就告訴他:「南山猛虎、長橋惡蛟,再加上周處你,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聽後非常吃驚,想不到自己竟與猛虎惡蛟並列「三害」。他立志要改過遷善,於是執弓配劍,怒殺虎與蛟。然後更拜陸機和陸雲這兩位很有名望的老師,刻苦讀書、修養品格,最後更成為一代忠臣,百姓皆為稱頌。
2014/12/04
【讀書進修】分享經濟學
【讀書進修】分享經濟學
目錄[隱藏] |
分享經濟學是一門從收入分配角度去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新經濟學科。它試圖通過改變勞動報酬的性質來觸及現代資本主義經分享經濟學濟的運行方式,改善資本主義經濟在微觀結構方面的缺陷,以保證經濟穩定、持續地高速發展。
早在19世紀,就有人開始對類似分享經濟的比例相應增減制進行了一些論述。1885年,英國學者蒙羅認為這是"自李嘉圖地租理論宣告以來財富分配方面的最偉大發現"。威斯·斯馬托認為它"可以把工人和雇主雙方的利益結合起來"。以後,安德魯·卡內基聲稱"這是資本和勞動問題的解決,因為它能使它們兩者無論在繁榮還是在逆境中都成為伙伴"。但是,這些論述在當時沒有引起重視。按照在西方占據統治地位的凱恩斯經濟學的觀點,資本主義經濟在尚未實現充分就業之前,由於到處存在著尚未利用的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決不可能上漲。但是,196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通貨膨脹和失業並存的狀況,這使西方經濟學出現了自50年前大危機以來從未有過的混亂狀況。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馬丁·威茨曼於1984年出版了《分享經濟》一書,認為產生"滯脹"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中現存工資結構的不合理,提出了採用分享制度以代替工資制度的主張。威茨曼所說的分享制度,指在資本家和工人就工資問題所進行的談判中,確定的不是具體工資的數額,而是分享比率,也就是在企業未來的收益中,多少歸資本家所有,多少歸工人所有。在這種制度下,工人的工資同某種能夠恰當反映廠商經營的指數相聯繫,而不是像工資制度那樣同貨幣或生活費用指數相關。威茨曼認為,分享制度不僅保存了分散決策所固有的靈活性,而且具有根治"滯脹"的巨集觀效應,是一種具有自動抵制失業和通貨膨脹功能的報酬制度。威茨曼對分享制度作了深入研究和理論闡述,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經濟學科。分享經濟學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被稱贊為"自凱恩斯之後最卓越的經濟思想"。
分享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分享制度和工資制度以及相應的生產和勞動力市場理論、廠商就業政策等。其研究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究分享制度遏制"滯脹"的功能。按照微觀經濟理論,在工資制度中,勞動的平均成本始終等於雇用一個額外勞動的邊際成本,因此,當需求下降時,廠商作出的反應是縮減生產、解雇工人,但價格保持不變,當成本增加時,廠商作出的反應則是抬高價格、減少生產。分享經濟學認為,由於分享制度中按照分工N衍生分化享比例來分配收益或利潤;勞動的邊際成本低於勞動的平均成本,這時,對廠商來說,一個追加單位的勞動的邊際價值超過它的邊際成本,每一個廠商基於他自己選擇的利潤最大化的分享參數,總是願意增加雇用勞動力,直到實行充分就業,這樣,就有利於吸收失業勞動者,而且使得政府在採取穩定幣值措施時,不必擔心對就業的不利影響,這是一個重要的反通貨膨脹的內在機制,當成本上升時,由於企業的勞動成本同產品價格直接掛鉤,任何價格的變化都自動地顯示在成本一方,廠商總是寧願降低價格而不願意提高價格,具有內在地反通貨膨脹傾向。因此,分享制度具有一種不屈不撓地吸收產業工人,增加產量、降低價格的內在衝動,能夠延緩通貨膨脹和失業危機的爆發。
二、比較研究分享制度和工資制度。這種比較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返回均衡的傾向方面。分享經濟學認為,在均衡狀態中,工資制度和分享制度在生產方式、生產管理,資本收益率和資源分配格局上都是沒有差別的。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當經濟偏離均衡狀態時,後者具有更強的返回均衡的傾向。因為在工資經濟中,依靠啼不見的手"的力量使工資制度吸收失業工人的瀾鵝過釋是非常緩慢的,面在分享經濟中,對勞動額外需求的強作用力形成導向充分就業的強勁勢頭,甚至當分享繫數不適當時,也能使經濟保持充分就業。2,分配平均化方面。分享經濟學認為,在分享制度下的工人收入不可能超過工資制度下的工人收入;但是,工資制度中的一部分工人受益是以另一部分工人的失業為代價,而分享制度則以可變收入提供著充分就業的機會。因此,分享制度使一般工人生活得更美好,而且使勞動者的整佐收入增長並具有收入平均化傾向。3,勞動者地位方面。分享經濟學認為,工人的異化、資本對勞動的權力和產業後備軍等均是工資制度造成的後果。在工資制度下,廠商出於對利潤的追求,在商品供應方面做得極出色,極力取悅消費者;但在收入和分配方面做得極差,勞動者得不到尊重。在分享制度中,由於廠商對勞動的需求具有持久過剩的傾向,工人是稀缺的,取悅於工人是出於雇主本身的利益,工人的福利將像產品質量那樣成為廠商的重要目標,勞動者才會具有人的尊嚴和產生作為社會有價值的一員的責任感。因此,市場經濟兼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的優點——尊重消費者和工人。
三、向分享經濟轉變的政策主張。1.分享經濟認為,在社會中,如果僅僅只有一個企業單獨從工資制度轉向分享制度,這個企業的產量和就業量會增加,但人均收入會降低,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全部或大多數企業轉向分享經濟,經濟才會產生平衡擴張效應。因為廠商對勞動的額外需求達到相應的程度時,會刺激需求達到使價格、人均收益、勞動報酬趨向穩定的水平,從而使經濟朝著更高的就業水平挺進。2.分享經濟學認為人在決策時的不穩定傾向和自私自利的動機會擾亂分享制度的實現過程。因此,國家必須作為一個明確的領導力量來推進這個過程的實現,國家的力量應主要表現在;(1)運用各種手段對社會意識施加壓力或提高社會意識。例如,利用輿論工具造成贊成分享制,反對工資制的氣氛,制訂一個全國性的計劃,從社會意識、教育和信息等多方面著手,使分享制度給社會帶來的良好巨集觀效果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以便工會、公司把社會責任感註入勞資的集體協議過程中。(2)運用各種巨集觀經濟手段。例如,將股票公開交易的私人公司雇員的工資分為工資收入和分享收入,對這兩部分在稅收上區別對待。(3)禁止工會和廠商採用停止增雇工人的行為,否則就不能享受稅收優惠,以保證分享制擴大就業的作用。
四、分享經濟歷史的研究。分享經濟的形式早在前工業化的農業社會中就已存在,當時普遍流行的分成制就是類似分享制度的一種報酬制度。工業革命後,在英國的煤炭和鋼鐵工業中最初也不是零用工資制度,而是採用比例相應增減制度。即使在當今的美國也有約15%的公司採用'利潤分享"的雇員報酬計劃。分享經濟學對歷史的追溯,不僅要說明分享制度是一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普遍適用的制度,而且是要通過對分享經濟的實際考察以彌補理論研究的不足。例如,通過對日本勞工制度的研究,認為日本廠商一年兩次給工人以極其可觀的獎金,這為雇工提供了一個在衰退時減少勞動力成本的手段,這種制度的實行使日本能在戰後保持較低的物價水平和失業率面保持持續高速的經濟增長率和勞動生產率,使日本這樣一個依賴外貿而易受打擊的經濟有能力穩定就業。而在戰前,日本沒有實行這種類似分享制度的報酬制度,經常出現嚴重的周期性經濟波動、高失業危機和階段性的經濟停滯。分享經濟的歷史研究,為分享經濟學提供了必要的研究素材。
分享經濟學是在傳統的財政貨幣政策等巨集觀調節手段失靈時出現的,它主要是從微觀的行為,制度、政策上去尋找資本主義制度失靈的原因。分享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運用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和社會學,政治學的有關研究成果。由於這門學科問世不久,在理論上還有許多不成熟之處。即使如此,它對資本主義工資制度的批判及提出的從工資經濟向分享經濟轉換的政策建議,仍給人們以有益的啟示。
2014/11/24
【它山之石】英语减法教学:教得少,学得好???
分享【它山之石】英语减法教学:教得少,学得好???
【#減法教學 VS #母語教學 。觀念錯?都還是在繞路!】
搜狐教育《教育专栏》独家约稿,严禁转载!
台东县是台湾的偏远地区,当地学童在英语学习上出现很大困难,许多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学了四年英语,结果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台东县的国小在四年前,进行"英语减法教学"实验,结果成效良好,教育局决定大量推广到初中。
甚么是"减法教学"呢?就是教材减半、没有进度、没有家庭作业,推动的重点是老师不须要把课本教完,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所有的教学和练习都在课堂内完成,只要有学生说"不会",老师就要停下进度,教到会为止。
推动这次实验的是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陈超明教授。他说台湾的国小英语教学,老师多在追赶进度,不断灌输内容,却把真正的练习转化为了家庭作业,让父母亲或者安亲班来接手完成。而偏乡的孩子缺少这些额外协助,就会发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陈教授说: 台湾教育部订定的国小英语课纲,要求国小生要认识三百个英文单字,但初中一年级的课本,却只运用一百二十个单字编写,其实小学生只要学会核心的一百二十个字,就很够用了。
台东十一所偏乡小学在陈教授的建议下,实验了三年"英语减法教学"。别的小学生一年要上两本英语课本,他们只上一本;别的孩子四年要学三百个单字,他们只要学一百二十个字。但是他们学得扎实、练得透彻,让孩子有兴趣、有胆量去找到当地旅游的外国人来练习对话,这也表示孩子真正的学会了。
这些孩子毕业时,县政府委托国际英语评鉴公司ETS来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他们的英语能力并不输给一般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他们的表现也明显优异。
台湾的老师教学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要不断的与教学进度奋战:教多了,学生难以吸收,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少了,老师不但怕升学考试时刚好考到没教的部分被家长责备,更担心校长和教育局主管会认为自己教学不力、绩效很差。
虽然老师们都意识到课纲的要求太高、内容太多、难以在规定的课时内教完,但因为是专家制定有其权威性,加上看似公正严谨的编制流程,要修改并不容易。加上社会上普遍认为"学得越多对学生越好",为了完成进度,只得让孩子囫囵吞枣,没有法子让他们有充分消化和练习的机会。
"英语减法教学"最可贵的的地方就是挑战课纲的绝对性,教育主管们意识到城乡差距,勇敢抛弃了专家们以城市学生为考虑而订下的学习标准,改而以符合偏乡孩子学习速度的模式——"教材减半"来应对。
因为内容教得少,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和应用的时间就增加了,学生练得熟有了自信,自然会对英语产生兴趣。也因为学会了,学生对自我的观感、能力评价和自尊也跟着提高了,形成了正向的循环。
教育的目的不是挫折孩子的自信,而是经由教学的过程,来建立孩子的能力和自信。"英语减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把课本内容教完,而是把学生教会。从大量灌输知识转变为建立学生真正的能力和自信,进而促成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英语减法教学"的实验是很好的教育创新案例,老师的任务从"教完内容"转变到"教会学生",让孩子不再惧怕和排斥学习,同时让孩子从"学得少"之中,收获高质量的学习成果。
【它山之石】
【#減法教學 VS #母語教學 。觀念錯?都還是在繞路!】- 欲知詳情?歡迎聯繫!
;)
2014/11/18
【历史渊源】中国地狱的演变
Subject: 【历史渊源】中国地狱的演变
[摘要] 地狱观念并不是传统中国原本就有的,而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逐渐形成。地狱观念得以成型,也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分不开。从考古发掘来看,灵魂不死的观念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存在。
作者系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副研究员
记 得早些年曾经看过一部名为《十殿阎王》的电影。电影中由刘德凯扮演的男主人公用一面宝镜先后将其岳母、岳父和妻子收入镜中,以致被收者永远都不能超生。在 男主人公死前,他妻子的鬼魂从宝镜中逃脱出来,一心要救父母灵魂于苦厄之中。后经高僧的点化,方知要想破除掉宝镜的法力,只有遍受地狱的诸种酷刑方可成 功。对女主人公来说,最为严酷的事情,莫过于要经受阿鼻地狱永远炼魂之苦的考验。为了解救父母,女主人公最后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阿鼻地狱。由于影片拍摄时间 较早,地狱中的酷刑并没有得到集中展示。但电影中的恐怖氛围,至今仍让人心存余悸。
其 实,地狱观念并不是传统中国原本就有的。这一观念,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逐渐形成。当然,地狱观念得以成型,也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分不开。从考古 发掘来看,灵魂不死的观念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存在。在有文字可考的殷商时期,殷人即已相当重视祖先的祭祀。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字,有相当一部分是殷商敬天 法祖的文本印记。在殷人头脑之中,人死之后将成为鬼,继续在另外一个世界过活。不过,这个世界究竟如何,殷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鬼魂生活 于坟墓中的观念越来越清晰。"黄泉"的观念,在这时的社会上得以流传。有学者认为,"黄泉"观念是地府观念的源头,也是后世地狱观念得以出现的基础。
到 了西汉时期,灵魂不死的观念继续发酵。人们对于灵魂观念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上升于天,魄则下降入地成为鬼。汉代的人们,对于 彼世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并逐渐萌生出了泰山府君执掌地府的观念。在地府之中,泰山府君拥有着一整套的官僚机构。泰山府君的信仰,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 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东岳大帝信仰的滥觞。
敦煌彩绘地狱十王经变图(局部)中,被帽地藏菩萨,右手执锡杖,半结跏坐于莲台上说法。两侧分别跪坐十王。来自宝华寺网站
东 汉后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开始对传统中国的地府观念进行改造。佛教"阎罗王"的观念,开始与原有的泰山府君并存并相互影响。到了三国之后,佛教地狱思想传 入中国,为传统的地府带来了因果思想。在这个时期,十八层地狱的观念渐趋出现。经过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佛教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观念终 于在唐朝成型。在与道教思想的相互融合下,泰山府君的观念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十殿阎王"观念得以定型。据记载,画圣吴道子曾在长安绘有巨型的《地狱变 相图》,极尽地狱众生相,对当时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地狱变相图》后来毁于战火,并没有能够流传后世。
唐 代成型的"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和转轮王。十王分居于十殿之中,各自统领一应僚属 并分管一定数量的地狱,共同统辖着地府。按照佛家经典,人在故去之后,需要历经十王勘验生前的功过是非,并接受相应的惩罚方能转世投胎。唐末形成的这一阎 王观念在此后不断嬗变,阎王也逐渐向人格神转化。从隋唐到宋代,不断有著名的历史人物成为阎王,如民间所流传的"四大阎王"中的韩擒虎是隋朝的大将,包 拯、范仲淹和寇准则是宋代的名臣。
到了明清时期,"十殿阎王"的观念日愈盛行。大量的 明清文学作品,均有集中体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聊斋志异》了。在《阎罗宴》条中,天津静海的邵姓书生为母亲庆祝生日,在庭院中摆下豚蹄和酒水进行祈 福,不意转瞬间即"肴馔皆空"。后来邵生途中遇到五官王,才明白摆下的用品为五官王所享用。为了酬谢邵生,五官王设宴招待邵生,并报以"白镪一裹。"
与 此同时,明清时期的阎王形象也越来越平民化。像在《聊斋志异》中,凡是正直无私、颇具肝胆的人物都有做阎王的可能。如《阎罗》条中的莱芜秀才李中之、《李 伯言》条中的沂水人李伯言、《阎罗薨》条中的魏姓经历。这些人在平时与常人无异,却拥有不为常人所知的在阴间断狱的能力。并且,当事人要对此守口如瓶,不 能外泄。否则,就会有杀身之祸。《阎罗薨》中的魏姓经历,就是由于经不住巡抚某公的央求,带同巡抚审狱不幸殒命的。
地 狱观念对生人所具有的影响,无疑是其潜在的强大震慑作用。这种震慑,是通过地狱的酷刑来充分展现的。关于十八层地狱,目前存在着很多说法。总体来看,各说 之间大同小异。综合各种说法,这十八层地狱一般为拔舌狱、剪刀狱、铁树狱、孽镜狱、蒸笼狱、铜柱狱、刀山狱、寒冰狱、油锅狱、牛坑狱、石磨狱、火床狱、碓 捣狱、血池狱、枉死城狱、磔刑狱、刀锯狱与阿鼻狱。世人的每一种恶报,在阴间都对应着一种刑罚。比如,生前如果妄语,将堕入拔舌狱;与人通奸,则将堕入寒 冰狱。仅从这些名称来看,就已让人不寒而栗。如若再来看一下关于这些刑狱的细节描写,则更是让人心生恐怖。
地狱酷刑之一的火床狱
在 《聊斋志异》之中,并没有对十殿阎王的各自职责进行清晰划分。在很多篇章之中,都是用"冥王"来代替。不过,对于刑狱的描写,却显然在《聊斋志异》中占据 了相当比重。具体来说,蒲松龄用了相当的笔墨描写了火床狱、刀锯狱和油烹狱等刑狱。比如,席方平因为父申冤开罪冥王,先后遭受了火床和刀锯的刑狱。书中是 这样描写的:
"冥王益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班,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 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头焦黑,苦不得死。……冥王又怒,命以锯解其体。二鬼拉去,见立木,高八九尺许,有木板二,仰置其上,上下 凝血模糊。……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锯隆隆然寻至胸下……俄顷,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
一般来讲,火床狱与锯刑狱并不在地府同一殿中。蒲松龄将其合写,显然是为了撰写所需而有意为之。在《聊斋志异》一书中,蒲松龄还描写了其他刑狱,都是非常出彩的。特别是《续黄粱》对曾孝廉梦入油锅狱与刀山狱的描写,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更是首屈一指。
"见 鼎高七尺已来,四围炽炭,鼎足尽赤。曾觳觫哀啼,窜迹无路。鬼以左手抓发,右手握踝,抛置鼎中。觉块然一身,随油波而上下;皮肉焦灼,痛彻于心;沸油入 口,煎烹肺腑。念欲速死,而万计不能得死。约时许,鬼以巨叉取曾出……鬼复捽去。见一山,不甚广阔;而峻削壁立,利刃纵横,乱如密笋。先有数人罥肠刺腹于 其上,呼号之声,惨绝心目。鬼促曾上,曾大哭退缩。鬼以毒锥刺脑,曾负痛乞怜。鬼怒,捉曾起,望空力掷。觉身在云霄之上,晕然一落,刃交于胸,痛苦不可言 状。又移时,身躯重赘,刀孔渐阔;忽焉脱落,四肢蠖屈。"
从唐到清,地狱观念的传播与 流衍,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换句话说,地狱观念是如何渐趋深入普通民众之心的,显然值得去努力探索。应当说,地狱观念的传布,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民间俗文化的推波助澜也势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蒲松龄对地狱酷刑的描写,除了受前期文学作品的影响外,与民间传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直 接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地狱观念之所以深入古人之心,是历代政治与社会集体运作、精英文化与俗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样说,可能并不为过。
政 府与社会互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例证,就是历代城隍庙的修建与维续。在传统中国的城镇之中,都会建有规模不等的城隍庙。城隍,是维护一方平安的神灵,同时也 是统辖地方生死的神圣。在城隍庙中,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祀有十王殿。殿中除了塑有令人恐惧的各色鬼王、鬼卒外,还塑有十八层地狱中的部分场景。也便由此, 城隍庙成为了"十殿阎王"和地狱信仰最为直接的展示和教化的空间。
净空法师曾经回忆, 在其幼年时曾被母亲带着到城隍庙礼香,并忆及看到拔舌地狱等恐怖场景。在他看来,这些都构成了他幼时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他此后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 响。净空法师的话,无疑点出了地狱观念对于传统国人的影响所在。从历史上来看,因果报应之说,在很大程度上规训着传统时期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这种宗教性 的自我约束作用,有着不同一般的效力。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曾经对宗教的功能进行过详细讨论。在他看来,宗教对于规范个人行为以及维护 社会稳定上均具有积极作用。在传统中国,地狱观念就有着这样的作用。
只不过,在二十世 纪中国追求科学与富强的道路中,地狱观念与因果报应思想成为了现代国家与政府执政者必要肃清的障碍。对阴间地府有着直接呈现的城隍庙,先后在民国时期和新 中国成立后遭到大量的拆除。与此同时,在文教宣传方面,也持续对地狱思想进行剿杀。地狱观念赖以存在的空间与平台,至少在大陆地区已越来越小。
尽 管如此,作为一种长期影响中国人的观念,地狱观念已然成为了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哲学。"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地狱无门,唯人自造。"至今依然清 晰地记得,电影《十殿阎王》用这句话作为了整部电影的总结。或许,作为彼世的地狱并不一定存在,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天道却是万古不易的。一直到现 在,这种观念都在影响着国人的思维与生活。
(文章部分参考了侯旭东、于为刚的研究成果,特此说明。)
xxx Arthur/Arty~
*雅色影像工作室@台灣+上海*
2014/10/14
【讀書進修】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朱敬一 導讀
【讀書進修】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朱敬一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