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3

转载:Fahrenheit 9/11 - 华氏9/11

F9112b2b7aa6e


转载:Fahrenheit 9/11 - 华氏9/11

转载者刚看完 “Fahrenheit 9/11 - 华氏9/11” 纪录片,和你分享。

摩尔在他给观众的公开信中一再强调:
“当你们在福克斯新闻或其他媒体中听他们不断提及这个奖项是来自法国时,请你知道,在评审团的九个人中,只有一个是法国人,却有四个美国人,而评审团的主席也是美国人昆汀·塔伦蒂诺”
他认为这个事实可以把那些针对他和法国的人的嘴堵住,而且他认为这显然是一次并未经过精心虚构的“莫须有”罪名。

华氏911


华氏911
华氏911

这部纪录片反映了这届美国政府的某些侧面,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为什么美国总是很容易就卷入到战争之中,指出了911后对石油的贪婪在疯狂的反恐战争中起着绝对的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之间所谓的关系是如何导致他们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

中文名: 华氏911
外文名: Fahrenheit 9/11
出品时间: 2004年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主演: 乔治·沃克·布什斯蒂夫·旺达本·阿弗莱克
类型: 纪录片
片长: 122 min
上映时间: 2004年

内容简介

影片不但直接指向布什家族与富裕的沙特人包括皇室、 沙特驻华盛顿大使和本·拉登家族在社会与经济上的联系,也表现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种种真实的状况,其中尤为关注与战争相关的平凡人,像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伊拉克民众;像莱拉·利普斯科姆这样因在战争中失去儿子而转变对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看法的平凡母亲;像进入巴格达普通家庭逮捕无辜市民的美军;像厌恶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大兵;像那些成为美国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贫困的非裔美国黑人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华氏911》剧情

《华氏911》剧情(12张)
华氏九一一
更多外文片名:
Fahrenheit 11 de Setembro.....Brazil
Fahrenheit 911.....USA (working title)
影片类型: 纪录片 / 战争 / 喜剧 / 历史
片长: 122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 阿拉伯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MPAA评级: Rated R for some violent and disturbing images, and for language.
级别:
Portugal:M/12 / Canada:G / 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Netherlands:12 / UK:15 / Sweden:11 / France:U / Iceland:L / Peru:14 / Spain:13 / USA:R / Hong Kong:IIB / Singapore:NC-16 / Chile:14 / Canada:14 / Norway:11 / Germany:12 / Iceland:12 / Brazil:12 / Ireland:15 / South Korea:15 / Canada:14A / Denmark:11 / Switzerland:12 / Finland:K-15 / Philippines:PG-13 / Switzerland:14 / Malaysia:18PL / Czech Republic:12 / Kuwait:(Banned) / Italy:T
制作成本: $6,0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 (Westside Productions LLC, 2004/(on print))
摄影机: Sony HDC-F950
摄制格式: Video .....(HDTV)
洗印格式: 35 mm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配音 备注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乔治·W· 布什/George W. Bush;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斯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Donald Rumsfeld;Saddam Hussein;瑞奇·马丁/Ricky Martin;Osama bin Laden;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John Major;Richard Clarke;Paul Wolfowitz;迪克·切内伊/Dick Cheney;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Kenneth Lay;Hamid Karzai;Zalmay Khalilzad;Dave Bondy;Mel Stroik;Aaron Kilner;Khalil Bin Laden ---- ----
Himself -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archive footage) James Baker III ---- ----
Himself - Congressman (archive footage) 理查德·盖法特/Richard Gephardt ---- ----
Himself - Senator (archive footage) Tom Daschle ---- ----
Himself - Author of "Too Close to Call" (archive footage) Jeffrey Toobin ---- ----
Himself - U.S. Vice President and Senate President (archive footage) 阿尔·戈尔/Al Gore ---- ----
Herself -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archive footage) Condoleezza Rice ---- ----
Himself - Former U.S. President (archive footage) 乔治·布什/George Bush ---- ----
Himself - Senator in Subcommittee on Aviation (archive footage) Byron Dorgan ---- ----
Himself - Interviewee Craig Unger;Barry Reingold;Howard Lipscomb ---- ----
Himself - On "Larry King Live" (archive footage) 拉里·金 ---- ----
Himself - Ambassador of Saudi Arabia to USA (archive footage) (as Prince Bandar bin Sultan) Bandar bin Sultan bin Abdulaziz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Retired FBI Agent Jack Cloonan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Investigative Reporter and Author (as James Moore) James C. Moore ---- ----
Himself - James Baker's Law Partner (archive footage) Robert Jordan ---- ----
Himself - Inteviewee as Author of "The Halliburton Agenda" Dan Briody ---- ----
Herself -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 (archive sound) ---- Helen Thomas ----
Herself -Interviewee as Mother of 9 Carol Ashley ---- ----
11 Victim Carol Ashley;Rosemary Dillard ---- ----
Himself - Chairman of 9 Thomas Kean ---- ----
11 Commission (archive footage) (as Thomas H. Kean) Thomas Kean ---- ----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Widow of 9 Rosemary Dillard ---- ----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Unocal Project Consultant Martha Brill Olcott ---- ----
Himself - Taliban Minister (archive footage) Sayed Rahmatullah Hashimi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Psychiatrist (as Congressman Jim McDermott) Jim McDermott ---- ----
Himself - CEO of Executive Chute Corporation (archive footage) John Rivers ----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Frances Stroik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Mayor of Tappahannock Roy Gladding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County Sheriff of Tappahannock Stanley Clarke ---- ----
Himself - Attorney General and Songwriter (archive footage) John Ashcroft ---- ----
Himself - Acting FBI Director (archive footage) Thomas Pickard ---- ----
Himself - Fresno County Sheriff (as Sheriff Pierce) Richard Pierce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Chairman of 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 (as Congressman Porter Goss) Porter Goss ---- ----
Himself -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Member (also archive footage) John Conyers ---- ----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Member (as Congresswoman Tammy Baldwin) Tammy Baldwin ---- ----
Himself - Narrator 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 ----
Himself - Baby (as Little Patrick Hamilton) Patrick Hamilton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Oregon State Trooper Trooper Brooks;Trooper Kenyon ---- ----
Herself - Interviewee (archive footage) 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Halliburton Fuel Tanker Driver (archive footage) Thomas Hamill ---- ----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Executive Assistant of Career Alliance Lila Lipscomb ---- ----
Himself - Marine Staff Sergeant Dale Cortman ---- ----
Himself - Marine Sergeant Raymond Flower ---- ----
Himself - as Marine Who Served in Iraq (as Cpl. Abdul Henderson USMC) Abdul Henderson ---- ----
Himself - CEO of Halliburton (archive footage) Dave Lesar ---- ----
Himself -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archive footage) Michael Mele ---- ----
Himself - from Iraq Initiatives (archive footage) Youssef Sleiman ---- ----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American Iraqi Chamber of Commerce (archive footage) (as Dr. Sam Kubba) Sam Kubba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Vice President of Halliburton (archive footage) George Sigalos ---- ----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Kalmar RT Center (archive footage) Gordon Bobbitt ---- ----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American Innovations Inc. (archive footage) Grant Haber ---- ----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High Protection Company (archive footage) Blaine Ober ---- ----
Himself (as Congressman John Tanner) John Tanner ---- ----
Himself - Interviewee (archive footage) (as Congressman Castle) Michael Castle ---- ----
Himself (as Congressman Doolittle) John T. Doolittle ----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scenes deleted) Nick Berg ----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Ruth Bader Ginsburg;Barbara Bush;Barbara Bush;Jenna Bush;Laura Bush;凯蒂·柯丽克/Katie Couric;Tipper Gore;Katherine Harris;Rep. Patsy Mink;Sandra Day O'Connor;Maxine Waters;Judy Woodruff;Paula Zahn ----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Richard Ben-Veniste;乔恩·邦·乔维/Jon Bon Jovi;Stephen G. Breyer;Tom Brokaw;Jeb Bush;Tucker Carlson;Neil Cavuto;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Kenneth 'Babyface' Edmonds;John Edwards;Mike Emanuel;Ari Fleischer;Tommy Franks;Charles Gibson;Jeff Greenfield;Dennis Hastert;Brit Hume;Jesse Jackson Jr.;Peter Jennings;Anthony M. Kennedy;泰德·科佩尔/Ted Koppel;马特·劳厄尔/Matt Lauer;Timothy McVeigh;John Negroponte;Colin Powell;Dan Rather;William Rehnquist;Tom Ridge;John Roberts;Tim Russert;Antonin Scalia;Bernard Shaw;David H. Souter;George Tenet;Clarence Thomas ----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Wolf Blitzer ----
Himself - soldier in hospital (uncredited) Peter Damon ---- ----
Herself (uncredited) (archive footage) Cynthia McKinney ---- ----
Graf Orlok - from 'Nosferatu'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马科斯·夏瑞克/Max Schreck ---- ----

职员表

幕后轶事

导演迈克尔·摩尔也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以犀利的批判现实的风格著称,他一向关注政治,年轻时面对选举权并不如他人一般简单视之,而是倍加珍惜的组织竞选。从处女作《罗杰与我》开始他便一直用摄影机和笔忠实地记录着美国社会的现状。无论是电视节目《可怕的真相》、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还是他写的《愚蠢的白人》、《另类借口》。虽然他的书也都登上了销量排行榜的榜首,但是他的天才更多的表现在电影上,他的上一部影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不仅荣获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55年特别奖。
为了尽量完全而真实记录美军在伊拉克的生存状态,摩尔雇佣了大量的摄影师和记者,并竭尽所能的让全剧组的26名成员在伊拉克采访了大量的美国政府官员、美国军人以及伊拉克普通民众。被称为“刺头”的迈克尔·摩尔也是亲自上阵,他不但曾被情报局人员拦截在沙特驻华盛顿大使馆外,还在国会山上对国会议员的约翰·特纳说“嗯,我们可以发现,并没有多少国会议员把他们的孩子送往伊拉克,事实上,只有一个这么做了。我们只是认为你们这些人应该先把你们的孩子送去那里,您觉得怎么样?”看来他确实是勇者无惧。

影片在获奖之后的最大热点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对这部影片的反应,如今哪家公司来完成《华氏911》的发行才是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这关系到美国人是否能在本土看见这部影片。人们关心的已经不再是迪斯尼旗下的米拉麦克斯的对这部影片的发行风波的个中纠葛与孰是孰非,而是希望尽快有家公司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以飨美国观众。

影片花絮

这部纪录片取名为《华氏911》(Fahrenheit 9/11),让人联想到雷·布莱德伯瑞的经典科幻小说《华氏451度》(曾被特吕弗搬上银幕),那是一部有点像《一九八四》的小说,小说表现的是在未来的极权社会中,消防员的主要工作不再是灭火而是焚毁书籍,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这也是小说如此起名的原因。而《华氏911》同样采取以温度单位加上寓意深刻的911的方式取名,意为这是自由的燃点。但这也令雷·布莱德伯瑞感到些许不满,他认为如果迈克尔·摩尔是想向其致敬,应该标明以示大家,而不应该随便使用“他的标题”,因为这可能会使观众感到和他的那本小说有什么关系。

迈克尔·摩尔的个人网站充斥着有关选举、在伊美军士兵和阅读真实新闻的链接,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有些激进和对政治极其感兴趣的美国人。对真相的探寻的渴望一直推动着这位看起来很“美国”的大块头男人用纪录片说出事实。

摩尔仍然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在七月公映(上映日期已经定在了6月25日),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他甚至希望是在7月4日,呵呵,美国的国庆日。他认为这部影片会把观众带到一个从未了解的世界。

摩尔在他给观众的公开信中一再强调“当你们在福克斯新闻或其他媒体中听他们不断提及这个奖项是来自法国时,请你知道,在评审团的九个人中,只有一个是法国人,却有四个美国人,而评审团的主席也是美国人昆汀·塔伦蒂诺”他认为这个事实可以把那些针对他和法国的人的嘴堵住,而且他认为这显然是一次并未经过精心虚构的“莫须有”罪名。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台湾 Taiwan 2004年10月22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10月14日
法国 France 2004年5月17日......(Cannes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4年6月22日......(Los Angeles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4年6月23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国 USA 2004年6月23日......(Los Angeles, California)
加拿大 Canada 2004年6月25日
美国 USA 2004年6月25日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2004年7月7日
卢森堡 Luxembourg 2004年7月7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7月7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比利时 Belgium 2004年7月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7月7日......(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法国 France 2004年7月7日
以色列 Israel 2004年7月8日
爱尔兰 Ireland 2004年7月8日
英国 UK 2004年7月9日
阿联酋 United Arab Emirates 2004年7月14日
巴林 Bahrain 2004年7月14日
拉脱维亚Latvia 2004年7月15日
立陶宛Lithuania 2004年7月15日
阿根廷Argentina 2004年7月15日
澳大利亚Australia 2004年7月15日......(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乌拉圭Uruguay 2004年7月16日
巴拉圭Paraguay 2004年7月16日
新西兰New Zealand 2004年7月20日......(Auck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西兰New Zealand 2004年7月20日......(Wellington Film Festival)
韩国South Korea 2004年7月22日
新西兰New Zealand 2004年7月22日......(Duned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兰Netherlands 2004年7月22日
西班牙Spain 2004年7月23日
波兰Poland 2004年7月23日 哥伦比亚
Colombia 2004年7月23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4年7月29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4年7月29日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4年7月29日 德国
Germany 2004年7月29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7月30日 冰岛
Iceland 2004年8月6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4年8月6日 芬兰
Finland 2004年8月6日 奥地利
Austria 2004年8月6日 丹麦
Denmark 2004年8月6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8月12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日本
Japan 2004年8月14日......(Tokyo) 埃及
Egypt 2004年8月18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4年8月26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8月27日 瑞典
Sweden 2004年8月27日 意大利
Italy 2004年8月27日 保加利亚
Bulgaria 2004年9月2日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2004年9月2日 克罗地亚
Croatia 2004年9月9日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2004年9月9日 土耳其
Turkey 2004年9月10日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9月1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9月11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2004年9月11日
马耳他Malta 2004年9月21日
俄罗斯Russia 2004年9月23日
智利Chile 2004年9月23日
希腊Greece 2004年9月24日
菲律宾Philippines 2004年9月29日......(Manila)
菲律宾Philippines 2004年10月20日......(Davao)
格鲁吉亚Georgia 2004年10月21日
泰国Thailand 2004年10月28日
爱沙尼亚Estonia 2004年12月13日

影片评价

有人说,这部影片的拍摄动机可以追溯到在2003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迈克尔·摩尔的一番激情演说。摩尔在这部影片中继续着他对白宫,对美国政府的第43届总统——乔治·布什及其政府的无限关注与批判。

《华氏911》是继1956年雅克·库斯托《寂静的世界》后再度夺得金棕榈奖的纪录片。作为纪录片,摩尔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用煽情的故事、恢宏的音乐来得到观众的认可,他只能用事实说话,用真实打动大家。看到911事件中遭受着痛苦的人们,看着伊拉克战场上那些受到伤害的平民,你也许会忘记摩尔的政治立场,而是感受到一种真诚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即使这其中有些东西我们已经了解,但当导演迈克尔·摩尔把这些重新组合,回看的我们就仿佛经历了一场对历史重新的凝视。

相关资料

《华氏911》与美国总统大选
作为今年现实政治气息最为浓厚的一部电影,《华氏911》所获得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它获得嘎纳金棕榈大奖和成为影史上票房最高记录片这两点,在这样一个大选之年,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它的大规模上映,究竟对大选有着怎样的影响?

编导迈克尔摩尔本人无疑是希望它有影响的。他从不讳言制作该片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小布什赶下台。但是,观众是否追随他的目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观众反映来看,《华氏911》的确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会扭转选举局势上,而是体现在加深选举双方的分歧上。

该片于6月底上映,美国一个名为哈里斯(Harris Poll)的调查机构在7乐12日到16日之间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调查样本为2242位成年人,主要问题包括是否看过《华氏911》以及对它的观感如何,还有评价该电影是否对总统布什构成诽谤。结果显示,前往观看该片的观众中,支持民主党的占17%,而支持共和党的只占7%。在那些还没看过该片但表示出观看意愿的观众群中,党派之间的人数区别更大,支持民主党的占30%,高于支持共和党的10%。这一调查分布表明,选择去影院观看该片的观众中,有很多本来就是不喜欢布什总统政策以及共和党的,而支持布什和共和党的观众有很多则根本不会去看此片。

对影片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在已经观看了此片的观众群中,89%的民主党支持者称赞此片拍得好,相对而言,而56%的共和党支持者持负面评价。同样的,有85%的民主党支持者认为该片对于布什的反映是真实公平的,而58%的共和党支持者则认为本片有失公允。另一份于8月份进行的全国调查,也显示了基本与上面数字基本一致的结果:选择去看《华氏911》的观众当中,支持民主党、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克里(John Kerry)和自认为属于自由派(Liberal)的人占多数。从这些数据来看,尽管影片本身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但它只是加深了那些本来就反对布什和共和党政策的人群的看法,并没有改变已有的党派支持格局。

不过,别忘了还有很多中间派或者说是独立派人士,他们的人数也不可小觑,并且根据以往选举的统计,这部分人的观点与看法,对于选举结果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因为对于死忠的党派支持者来说,一部电影是很难改变他们的看法的。因此,《华氏911》影响了多少本来对选举哪一个候选人举棋不定的人士,才是判断该片究竟对11月份的总统选举有没有影响的关键。从调查数字来看,该片的上映对布什确实是不利的,因为在观看该片的人群中,中间派人数几乎比民主党支持者还多(18%),而且他们中间70%的人都对该片持正面评价。这一结果也相对印证了迈克尔摩尔在一此采访中的观点,他自己宣称根据一个"某知名调查机构(摩尔没有列出该机构名称)"的调查结果,进电影院的观众中80%是很可能选克里的,但当电影结束出来时,几乎100%都会倒向克里一边。

摩尔的自我宣称显然有些夸大,他把占观众绝大多数的无党派人士都算作他这一边了,而且他也严重低估了民众对他本人一贯作风的了解程度。尽管一部分无党派人士会乖乖地俺摩尔设计好地目标去反对布什,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对摩尔"制作"影片的方式与手段很反感,特别是在摩尔本人也承认他是要尽一切手段赶走布什的情况下,比较理智的美国观众都能看出电影中主要逻辑的牵强性。此外,摩尔本人的名声也不比布什好到哪里去。他拍摄记录片"编辑"事实的做法,在美国向来都有很激励的讨论,很多人持否定态度。加上摩尔为人比较刻薄好斗,没少得罪媒体,所以即使媒体接触摩尔,也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几大媒体很少有明确表示热烈支持摩尔的。此外,美国人比较注重信用和程序公正,如果摩尔本人的信用值得怀疑,那他在电影中对布什的指控就很值得怀疑。事实上,保守派们已经展开反击,一部揭摩尔老底的记录片本月即将上映,可谓是布什支持者们"以牙还牙"的做法。

民主党方面,也不敢借摩尔这部电影来为克里造声势。恰恰相反,克里的整个竞选造势过程,都试图刻意与摩尔划清界限,以显示绝对公正,不给竞争对手以攻击的空子。这样一来,即使是《华氏911》客观上帮助的对象,也不敢反过来帮助电影和摩尔,进一步限制了电影的影响力。

综合以上几点,读者应当明白了,纵使《华氏911》对选民的看法有影响,其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不少反面因素的制衡,最后的选举结果不会因为该片的上映而改变。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