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领导为什么听不懂话 —— 灯下读史
孙凯 2013年12月24日 10:42
谋士就是帮人出主意的人。
能帮别人出主意的人,当然是智力过人。但能帮别人当皇帝的,自己往往只能跪在地上求别人听自己一回;能帮别人打胜仗的,自己往往手不能缚鸡……这大约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妙处。
(霍青《楚汉传奇》饰演张良,图为电视剧剧照,源自网络)
人们说起楚汉相争时的著名谋士,往往首推张良、陈平。这当然是因为他们辅佐的刘邦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谋略和功绩更多为人所道吧。按谋略而言,楚汉相争时的一流谋士,还可排出不少。范增算一个,蒯通算一个,李左车也算一个。
这些人里,张良既是一个战略家,又是一个战术家。在辅佐刘邦入函谷关、取得破秦第一功的过程中,张良的策略十分稳妥可靠。这证明了他的战术谋略素养。战略上就更不用说了,他一直随侍刘邦身边,高招迭出。刘邦自己亲口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
最能体现张良战略素养的,莫过于他几句话推翻郦食其的分析,这一分析是郦食其给刘邦出的关于分封六国之后的策略建议……在饭桌上刚把八条理由分析完,刘邦把正吃的东西吐出来,大骂给他出主意的郦食其,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准备去分封六国的印信(《史记·留侯世家》)。
陈平是个阴谋家。就其阴谋而论,也能既算一个战略家,又算一个战术家。其分析刘邦和项羽的长处短处,定下离间项羽与其最有才能的部下的关系的策略,并将之成功实施,确是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的主要谋士就是范增了,因为项羽自己也有点谋略,可能是自认为文武双全,不需要听别人的计策,所以几乎未见什么他听从别人计策的记载。韩信就是屡屡给他献计不听而转去投奔刘邦的。陈平也是。
范增能算是个战略家,他出来主动给项梁出主意时已70岁了,出的第一个主意是让项梁找个楚王的后人立为楚怀王,此举无疑是个高招儿,为项家在众义军中凝聚人心、脱颖而出起到重要作用。
范增给项羽出的另一个有名儿的招儿是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但他显然不是个战术高手,让项庄舞剑、给项羽频频举玉玦……最后还是眼睁睁看着刘邦走了,实在不是个谋略高手。
与范增相比,蒯通的谋略要高出一筹。在《史记》中,蒯通第一次出场是在陈胜起事之初。《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载:武臣自立为武信君。攻克赵国10座城池,其余的都据城坚守,没有肯投降的。当他准备攻击范阳时,范阳人蒯通跑去找秦朝任命的范阳令说:我听说你将要死了,所以前来表示哀悼。同时恭贺你因为有了我蒯通而能获得复生。他说:你当了10年的范阳县令,杀死多少父老,造成多少孤儿寡母,砍断人家脚的,在人家脸上刺字的,数也数不清。如今天下大乱,那些慈父孝子就会把利刃插进你肚子而成就他们的名声……你应该迫不及待地派我去面见武信君,转祸为福就在而今了。
说通了范阳令,蒯通去见武信君说:你要听我的,就可以不去攻打而使城邑降服,只要发出征召文告就能平定广阔的土地……武臣听从了他的计策,派蒯通赐给范阳令侯印。赵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不战而降的有30余座城池。
蒯通的谋略取得的另一次重大战术胜利是帮韩信轻而易举地打下了整个齐国。他的战略思考,则体现在他劝说韩信背叛刘邦的一套说辞上。他对当时的齐王韩信说: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在你的手里。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制止刘、项分争,为军民百姓保全生命……分封诸侯。诸侯恢复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齐。
他帮韩信分析的局势是:当初张耳、陈馀还是平民百姓时,结成了割掉脑袋也不反悔的交情……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因为祸患产生于贪得无厌,而人心又难以猜测。如今你打算用忠诚、信义与刘邦结交,一定比不上张耳、陈余当时的交情更巩固,所以你断定汉王不会危害你是错的。文种、范蠡使濒临灭亡的越国保存下来,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以交情友谊而论,你和刘邦比不上张耳与陈余了,以忠诚信义而论又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的交情。勇敢、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人,有危险;而功勋卓著冠盖天下的人得不到赏赐。你可以说是功劳天下无二。而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你具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封赏的功绩;如果你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信任;归附汉国,汉国人震惊恐惧。你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哪里是你可去的地方呢?身处臣子地位而有着使国君感到威胁的震动,名望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为你感到危险(《史记·淮阴侯列传》)。
也就是说:蒯通完全预见了韩信的未来命运,并帮韩信设计了最有利于韩信的战略举措。可惜韩信没有听从。韩信确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将军,但他还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种侥幸上。其实从规律上讲,刘邦对付韩信的招式一次次都没什么改变,可韩信一次次中招。
第一次,韩信刚刚平定了赵国,刘邦就在一个早晨自称是刘邦的使臣,骑马奔入赵军的营垒。就在韩信、张耳的卧室里夺取了印信和兵符,用军旗召集众将,更换了他们的职务。
第二次,刚刚灭掉项羽,刘邦故伎重演,突然冲入齐王韩信营中,夺了印信和兵符。改任韩信为楚王,把韩信赶出了齐地。
第三次就是依陈平之计,假托巡视云梦泽,出其不意抓了韩信,带回去改任他为淮阴侯。最后一次抓并被杀时,也是被吕后骗进宫中。韩信若听了蒯通的计策,事情可能是另一回事儿。
李左车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战术家。韩信攻打赵国时,李左车向陈馀献上奇计。要依此计,天下事是何走向就未可知了。可陈馀不听,遂使韩信一个上午打垮了赵军20万人。其后李左车又给韩信出招儿,让韩信派一个使者就降伏了燕国。后来史书上再也不见关于李左车的记载,估计命运也好不了。
多说两句:《聊斋》491篇故事里,唯一出现的特例——也可能是我首次发现的,是其中有两篇题目一模一样的故事,而且说得是同一个人的事儿。那就是两篇《雹神》,里面都说李左车升天成为雹神,专门管下冰雹之类的事情。估计是心里一直郁闷之气难消,老天就让他干这个工作,经常能利用工作之便消消气。
异史氏还在后一篇故事之尾评点道:"广武君在当年,
亦老谋壮事者流也。即司雹于东,或亦其不磨之气,受职于天。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唐太史道义文章,天人之钦瞩已久,此鬼神之所以必求信于君子也。"
若把韩信本人也算做一个谋略之士,那么楚汉相争之时的大谋士,当属张良、蒯通、陈平、韩信、范增、李左车六人。六人中,张良、陈平的高明不光体现在其所出的谋略上,也体现在其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上。知道跟什么人、知道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与富贵。
张良在刘邦与吕后激烈争夺储君之位时,摆正了位置,站对了队。而且天下一定,立即推掉各种富贵荣华,要最小的封地,天天闭门不出,修道辟谷,不但保自己活到自然死,而且儿子延续侯位。
陈平在刘项之争中屡出奇计,所以刘邦给陈平封侯时就把和洛阳不相上下的好地方曲逆封给他。在之后干掉韩信、陈豨和黥布等战友时,他又六次献出奇计,每次刘邦都给他增加封邑,共加封了六次。这些奇计有的相当隐秘,世上无人能知晓。
更牛的是他正帮刘邦收拾吕后的妹夫樊哙,刘邦死了。他生怕吕后听信吕媭进谗而发怒,就乘传车急驰,离队先行,并一再请求能在宫中值宿守卫。这样之后吕媭进谗才没能行通。后来他又讨好吕后,被升为右丞相,等吕后一死,又和周勃一起设谋把吕姓诸王除掉,拥立孝文皇帝。孝文帝也对陈平十分喜欢,让他一人专任丞相。他去世后侯位还延续了三代之久。他自己说:"我出了很多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
相比之下,其他四人,其谋天下事与谋自己命运时,似乎是两个人。尤其是韩信,谋天下事时高明地令人五体投地,谋自己命运时则像弱智一般。天下已定,他已经被刘邦从齐国挪到楚国,还不知急流勇退,还摆元帅威风,巡行所属县邑,进进出出都带着武装卫队。这让刘邦咋能睡得着觉啊!
从这些人的命运可以看出,一个谋略之士,要成名成事,有两个必备条件,自己有没有才能是第一个条件,掌握资源的人听不听你的谋略,按不按你说的办,是第二个必备条件。离了哪一条都不行。
项羽若听韩信、范增的,不会有刘邦的天下;韩信若听蒯通的,不会有一统的汉朝江山;陈馀若听李左车的,楚、汉不知还要斗多少年,李左车或许也会自己闯出一路事业……
谁听、谁不听;听谁的、不听谁的,历史就在这口耳相传之间变幻。刘邦听了最对的,所以他成功了!项羽等人,面对那么好的策略,连后世读书的人都替他们着急,可他们就是不听。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当年打算去投奔景驹,半道上遇见了刘邦。张良多次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于是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就跟随了刘邦。
由此来看,能听懂部下的好建议是多么重要。看来,领导者能听懂什么、听不懂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而这种素质的修炼又是非常奇妙的,所以张良会感慨:沛公殆天授。
(责任编辑:代金凤)
作者:孙凯
《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
作者其它文章:
中国人至少还要忍受30年雾霾
我为什么主张抑制生育
在中国抑制生育很有必要
他们为什么不敢退休
到底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
原文:http://dajia.qq.com/blog/306098131724446
【*历史渊源*】
领导为什么听不懂人话?成也自己、败也自己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